“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策略探析

发布日期:2024-01-15 浏览量: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家安全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也是一个民族的命运所系。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肩负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责任。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培养更多具有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概念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旨在强调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和全方位覆盖。具体来说,“三全育人”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不仅要有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还要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并覆盖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三全育人”的理念体现了高校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以及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追求。通过实施“三全育人”,高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公民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观念、国家安全知识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国家安全涵盖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在不同范围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国家安全教育。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即是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国家安全教育,它是传授国家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更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抓手。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2018)的要求,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培养国家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的需要。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提高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的责任感。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认识到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并能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

    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作为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也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国家安全意识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倡导正确的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价值观。在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同时,强调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建构,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使他们成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这样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学生个人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在日益全球化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能够提醒他们注意个人行为对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安全形势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全面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与能力的关键。要求我们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从立德树人的整体性目标出发,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拓展的育人方式,探讨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的结合点,厘清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育人核心,有效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目标,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国家安全教育的价值引领。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需求出发,探讨如何挖掘国家安全教育中渗透的诸多思想政治元素,如何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来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价值。持续加强“大思政”课程建设,在课程中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深入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面临的各种安全形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专门课程研发与跨学科课程开设两方面着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当前高校落实国家安全教育的专门课程是基于《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20)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是开放性体系,需要不同学科紧密合作,更要跨学科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跨学科课程,建立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群,做好国家安全知识融入不同学科课程,是国家安全教育落地的基础性工作。国家安全涉及多方主体和范畴,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也必然涉及多学科门类涵盖多学科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国家安全教育要与其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相协调、相融合、相互支持。构建跨学科的国家安全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国家安全教育相融合,以“专业+国家安全”模式切入课程教学,在国家安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目标统一。

    拓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优质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确保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高校要采取开发教学资源和建设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等措施,丰富国家安全教育资源,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充分整合并广泛利用已建立的国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进一步打造集专业教育、模拟演练、实习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教育优势,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场所参观体验,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受,实现国家安全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浸润,增强学校教育的溢出效应。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国家安全教育体验馆、禁毒教育基地、博物馆等校外活动场所参观学习。带领学生运用3D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学用结合的国家安全教育方式和手段。通过体验教学、实践模拟、现场观摩、动漫、戏剧、微电影等多种方式,提供互动式、浸入式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强化师生体验感和参与感。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参与和推进。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教育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有效提高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更多具有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